不久前,十六病區(qū)收治了一例特殊的患者,患者處于緊張型木僵狀態(tài),不語不食不動,肌肉緊張、牙關緊閉,違拗。患者唾液既不咽下,也不吐出,不進食不吃藥,大小便不能自理,同時肺部感染、發(fā)燒,抵抗力下降。隨著病情加重,甚至影響患者生命,原定的物理治療也取消。
為了保證藥物、飲食到位,護士遵醫(yī)囑鼻飼插管,但患者不配合,肌肉緊張,牙關緊閉,插管兩次均不成功?;颊叱霈F惡心、嘔吐、大漢淋漓,護士只有暫停插管。護士耐心給患者做心理疏導,并按摩患者手臂,鼓勵患者放松。但患者抵觸情緒嚴重,收效甚微,操作的工作人員滿頭大汗,現場氣氛進入緊張狀態(tài),面對這樣的患者,醫(yī)護人員心急如焚。
徐楊醫(yī)師憑借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給我們講解丙泊酚靜脈注射麻醉,可以使患者暫時進入嗜睡狀態(tài),進行無痛插管。說做就做,焦淑芬護士長現場指揮,分工明確,及時取回丙泊酚,準備插管。護士在徐楊主治醫(yī)師指導下給予患者丙泊酚60mg靜脈注射,患者肌肉放松,很快進入嗜睡狀態(tài),對患者進行無痛插管,整個過程非常順利,然后護士為患者注入營養(yǎng)液350ml ,口服藥物注入胃部,保證了營養(yǎng)供給及藥物治療到位。
采用如此方法對患者進行鼻飼營養(yǎng),第二天患者不再發(fā)燒,可以行MECT治療,第四天患者精神明顯好轉,可以自行解大小便,并能少量進餐,不需再進行鼻飼。為此,科室召開質控會議,進行總結,對這項新技術給予高度評價。大家認為徐楊醫(yī)生善于嘗試新的治療方法,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痛苦,還減少了后續(xù)的各種不良后果,值得大家學習。曹威主任號召我們在臨床工作中,要總結經驗、敢于創(chuàng)新、運用新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(yī)療服務。
為此,我感受頗深,作為一名醫(yī)務人員,以患者為中心,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痛苦是我們的目標,但面對疑難棘手的問題,固有的思維和行為已經無法解決問題時,我們要有創(chuàng)新思維,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,才能更好的詮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!
撰稿:十六病區(qū) 周坦
編輯:護理部 李靜